黑龙江爱辉区加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开创“互联网+安全监管”新时代
为有效推进区、乡(镇)、村(社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实现“五级五覆盖”的有关要求,强化部门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合力。2015年以来,黑龙江爱辉区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动态监管机制,不断深化“网格化”安全管理机制建设,开发“安监E通”动态监管信息系统,监督促进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一、以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为依托,全面构建监管网格
2015年,以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级五覆盖”建设为契机,确定了“向上信息集中、向下工作延伸、各部门全面应用”的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建设思路。一是强化全区一盘棋观念,明确区委、区政府是全区实施网格化的责任主体。二是将网格化监管推广至全区所有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部门,形成协调统一集约式监管机制。三是落实属地责任,加强三级网格的枢纽地位。四是向下工作延伸,加强基层网格建设。形成了“三横一纵、全面覆盖、上下联动、权责明晰”的安全生产一体化工作格局。
二、以网格化监管机制为保障,监督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
通过网格的化管理的全面实施,建立起区、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安全管理网络,实行“行业包线、区域包干”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进一步明确区领导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每个网格确定责任人,规范监督查检查和记录、上报方式,信息共享。二是制定“走、宣、送,检、记、报”的工作规则,充分发挥各个社区、村网格化管理员(安全协管员)日常巡查和信息传递作用,做到了安全监管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沉”。
三、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媒介,实现网格化动态监管
为加强网格化监管机制,爱辉区与电信部门联合开发“爱辉区‘安监E通’网格化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安监E通”分为生产经营单位端和政府监管部门端两个服务端,实行企业自查自报自改与政府监督检查并网衔接,该系统创新利用无线互联网络,手机动态接入,可随时随地拍摄检查现场状况,并同步上传到信息系统。通过“安监E通”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化和完善,网格化监管模式得到规范、形成体系。
随着网格化监管体系的完善、现代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其配套制度的不断健全,必将有效强化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实现人员素质、设施保障、技术应用的整体协调,为全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