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文田同志关于全国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开展情况的讲话
裴文田同志在全国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会议暨安全文化建设现场会上关于全国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开展情况的讲话摘编
一、创建活动开展基本情况
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建设作为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重要的基础工作,国务院2010年23号文件和2011年40号文件以及《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都有明确要求。总局专门印发了《安全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工程列为安全文化建设五大重点工程之一。
自2010年以来,各地区、各单位按照总局印发的《关于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要求,认真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2010年全国共有85家企业被授予了“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2011年各地区、各单位向总局申报示范企业总数为210家,经过严格评审,评选出了81家“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总结2011年创建活动,主要呈现“三个明显提高”:
一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全国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各类企业充分认识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和减少事故的有力保障,是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推动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立的根本途径,是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手段,开展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
二是申报单位的行业覆盖面明显提高。申报企业涉及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电力、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加工制造等多个行业领域,行业更加全面,重点更加突出。
三是创建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绝大部分参评企业的申报材料思路更加清晰,内容更加详实,逻辑更加严密,特点更加鲜明。从申报和现场抽检情况看,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已经初步形成。
两年来的实践表明,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有效推动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许多企业通过理念导入、机制创新、制度完善以及安全投入的不断加大,使职工安全素质和自主保安的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了向“自主管理”的转变,一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还有一些基本实现了和国际接轨。全国各类企业通过加大安全文化宣传力度,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建立安全教育阵地,营造了安全文化的浓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
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受创建活动起步晚等因素影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平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标准有待完善、安全文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以及部分单位“重申报、轻建设”等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推动解决。
二、下一阶段创建工作的重点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40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不断深化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工作。
(一)加强安全文化理论体系和支撑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安全文化理论研究,进一步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要按照总局党组的要求,紧密结合安全生产领域的实际,广泛听取各有关方面意见,完善《关于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通过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形成以文化促发展,以文化塑理念,以文化强管理,以文化提素质的良好氛围。加强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全面把握国内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重大理论,把握各类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情况,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归纳各类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经验,集中分类研究各类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将国外先进安全理念和管理体系引入安全文化建设之中,使国外先进安全管理体系与国内安全文化创建有机融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行业特点鲜明的安全文化理论体系。二是建立和完善全国安全文化建设专家库,发挥专家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和指导实践方面的支撑作用,提高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
(二)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秩序。为切实保证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持续健康发展,在总结两年来创建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一是制定《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管理办法》,细化创建内容,规范申报秩序,优化评审程序,加强后续管理。二是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为指导,细化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的标准体系,分行业制定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文化建设的评价标准,提高创建活动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目前总局正在积极推进金属非金属矿山和烟花爆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标准,以此为契机,逐步推动煤矿、化工、电力等行业领域的安全文化创建标准。
(三)推动创建工作的创新发展。一是要按照《安全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加强安全文化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网络。继续完善示范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信息库,交流推广安全文化建设典型经验,提高工作成效。二是大力开展企业安全文化专题培训,提高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积极性。三是加强培育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领域安全文化建设先进企业典型,进一步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全面深入开展。
实践证明,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是促进企业自觉落实好安全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广大职工群众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措施,加强组织,注重实效,不断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