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今天永远是起点”
安全文化建设特色做法(二)
始终围绕生产实践,求实重效,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一)持续改进管理机制,保证系统安全。按照HSE管理体系要求,定期对人员、设备、工艺、制度等开展安全系统评估,改进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开展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估,根据岗位职责、健康状况、技能水平等情况,建立岗位人员动态上岗机制;开展全员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根据辨识和评价结果,修订完善相关的岗位职责、规章制度、操作标准、“两书一表一卡”、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健全完善《作业许可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26项;发布《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14个专项应急预案和若干岗位应急处置方案,分级编制《HSE规章制度汇编》、《岗位HSE职责汇编》;开展工作循环检查,验证操作规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推行《隐患报告书制度》,建立隐患动态管理机制。
(二)持续改进生产环境,保证工艺可靠。定期开展工艺设备专项评估,持续完善工艺设备的维修改造管理机构和制度。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开展站所维修改造、腐蚀老化管道更新及安装自动化保护装置等,大幅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配合政府部门开展违章建筑和私搭乱建房屋拆除,净化油田生产环境。每年定期检查检测要害部位、危险物品、关键装置及有毒有害场所,有计划地开展特种设备和安全附件检测检验工作。针对员工日复一日操作容易产生麻痹心理的实际,对全厂安全风险集中的场所、设备、部位全部设立了风险警示牌、隐患提示板、操作提示语等,形成了一整套可视化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三)持续改进工作方法,保证行为受控。开展“写风险”活动,倡导每名员工把岗位上、路途中、生活里的风险写出来,在班前会上把风险讲出来,在作业前把风险说出来,让全员懂得识别及规避风险。2014年,第三采油厂被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确定为风险防控模板编制试点单位,出色完成了井下作业和集输两个工种的风险防控模板编制工作,受到了集团公司及兄弟油田的一致好评。第三采油厂时刻秉承安全工作“严是爱、松是害”原则,采取班组日检查、队(站)周检查、矿(大队)月抽查、厂专业部室季联查、安全监督随时查的方式,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和违章处罚力度,并在节假日和恶劣天气时施行“干部24h跟班到岗”制度,强化过程监管。强化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力度,制作采油工、注水工、注聚工等工种标准化操作示范片,对员工培训演示,培养员工“做前分析、做中监护、做后总结”的工作习惯。在实施作业前,加强班前会教育,开展安全风险分析,严格作业许可审查,制作“岗位风险警示牌”,让员工养成“动手之前先动脑,工作之前先思考”的良好行为;在实施作业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两书一表一卡”和作业许可程序,控制过程风险,确保操作规范;在实施作业后,回顾总结作业程序,不断增强控制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承包商施工作业行为,认真履行直线组织部门的协调审核职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人员的监管责任,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大力推行安全观察与沟通,引导领导干部从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在日常安全监管和HSE联系点审核中,充分发挥其发现问题、削减风险、提高意识、转变习惯的重要作用,营造互相关爱、珍惜生命的团队管理氛围。
(四)持续改进保障措施,保证身心健康。每年对不同年龄段员工安排健康体检,对有毒有害岗位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安排职业病疗养,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定期对有毒有害场所进行监测,积极改进岗位安全防护措施,及时配发劳动保护用品,严格落实产假、休假等政策规定,改善午休条件和免费工作餐的营养结构,切实保护员工工作期间的安全和健康。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和雇主责任险,及时办理工伤认定申请,进行伤残等级鉴定,落实伤残补偿金及相关待遇,维护工伤员工的合法权益。为一线生产单位建设及完善健身场馆,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员工群众强身健体创造良好条件。
摘选自《现代职业安全》2015第2期(总第1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