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
一是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是使企业安全管理达到最高阶段的需要。安全管理的发展一般要经过4个由低到高的阶段:第1阶段是无序管理阶段;第2阶段是依靠制度进行强制管理阶段;第3阶段是员工自我管理阶段;第4阶段是最高层次的文化管控阶段。当前,我国多数企业还处在依靠严格的安全制度进行强制管理阶段,也就是第2阶段。企业只有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才能实现企业安全的文化管控,达到企业安全管理的第4阶段。
二是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是彻底转变思路和方法,实现最佳安全管理效果的需要。当前,企业领导和管理部门人员一般用严格的安全法规和管理制度1个强制要素,来实现安全管理及员工的安全行为,其效果有限。而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则是用安全理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环境文化3个文化要素的综合作用,来引导员工的安全行为,最终形成相对稳固的安全行为文化,其效果可想而知。当下,企业是以制度为主进行安全管理,显然缺少2个要素,况且1个制度要素仅仅是制度,没有形成制度化、制度文化,作用也会大打折扣。因此,要使企业尽快实现最佳的管理效果,必须转变现有这种强制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魂”,且安全理念是其“魂”中之“魂”。企业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最后制胜的一招就是安全文化。
三是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真正实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需要。当前的安全管理一般由领导和管理部门承担较多责任,且层层分摊到下属单位和员工个人头上,造成企业上下都被动地承担责任,全员压力很大。安全文化具有“认同”和“共享”特征,它的建设是以调动员工主动性为出发点,使全体员工都受益为目的的系统工程。在安全文化熏陶下,人人讲安全,人人管安全,全员主动参与,化解和分担了原来主要由领导和安全管理部门承担的安全责任。用主动分担安全责任取代了原来的被动分摊,保证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实现。因此,要建立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必须进行安全文化建设。
四是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是加强交流和宣传,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需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就是加强学习和借鉴,突破传统安全管理壁垒的过程,充分利用安全文化平台,以文化为媒介进行国内外企业间的广泛宣传和交流。并使企业拓宽视野、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实现以文化为支撑的创新与发展,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